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社會經緯 >> 衛生健康 >>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完成首例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完成首例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作者:文|圖 周丕模  發布日期:2022/6/7 閱讀次數:
患者送錦旗
手術情景
  近日,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成功為一名患者完成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該手術在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尚屬首例。
  19歲女性患者因“發現心臟雜音1月”就診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查體:胸骨左緣第3-4肋間聞及III級全收縮期雜音、無震顫。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5月3日,患者在介入導管室接受了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經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金萍指導,在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周丕模、主治醫師李枝懷的相互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
  術中,通過DSA下造影測量,發現患者室間隔缺損3mm,右室面有多個出口,故選擇LT-VSD-Sym-06型號的細腰大邊型室間隔缺損封堵器。術后造影未見殘余分流,術后超聲未見分流。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該手術相對于其他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由于其操作的復雜性,在心臟介入手術中難度較高,對醫師技術、團隊協作、設備選擇、生命支持、減少并發癥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手術的順利開展,填補了畢節市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空白。
  5月14日,出院后的患者特意與家人一起來到醫院,將一面寫有“醫德高尚 醫術精湛”的錦旗送給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以感謝該科室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
  據金萍介紹,室間隔缺損(VSD)是一種常見先天性心臟病,是指左、右心室間隔上單發或多發的缺損。國外曾有研究顯示,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約占37%,約占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0%。根據缺損的部位可分為:膜部缺損、漏斗部缺損和肌部缺損。小的缺損盡管不影響血流動力學,但是有并發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危險;大的缺損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最終導致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傳統的室間隔缺損治療方法是外科修補術,但手術創傷大,有一定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自2003年起,國內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數量逐漸增多,隨著器械的改進,多項臨床隨訪結果表明,膜部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治療具有安全、療效可靠、并發癥少、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故介入封堵術在室間隔缺損治療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常規開展先天性心臟病及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包括房間隔缺損封堵術、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左心耳封堵術等。(作者單位: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姓名:
評論:
(字數不能超過300個)
                               剩余字數:
本類熱點
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狼友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无码看片一区二区三区,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