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宜居的六曲河鎮全貌

▲整潔寬廣的永興村文化廣場

▲通往美好明天的朝陽大道
小鎮的道路上,挖掘機和運輸車輛來往穿梭,一塊塊土地正在被翻新平整,一條條街道正在被改造和修建。具有溫暖色調的黃墻樓房是六曲河鎮在打造特色小城鎮過程中被統一進行立面改造過的,它散落在叢叢綠樹之間,處于四圍秀麗山巒的懷抱之中,顯得寧靜而和諧。此時的六曲河小鎮正搖曳著優美的身段,沿著綠色宜居的道路向世人走來。
六曲河鎮位于赫章縣的東北部,地處暖溫帶溫涼春干夏濕氣候區,四季如春,溫涼濕潤。六曲河境內地勢平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212省道縱貫南北,鎮政府所在地距赫章縣城19公里,距云南省鎮雄縣城49公里,距畢威高速公路16公里,交通便利。
六曲河鎮轄19個行政村100個村民組,居住著彝、布依、苗、白等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濃郁。由于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富集,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六曲河已經成為了赫章縣東北部重鎮,赫章縣人口大鎮、資源大鎮和經濟強鎮。
城鎮建設瞄準綠色宜居
六曲河鎮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的重要舉措。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的意見》,旨在把小城鎮培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載體,在全省重點扶持100個示范小城鎮建設。同年8月,六曲河鎮便被列入全省30個省級示范小城鎮進行重點打造。
自示范小城鎮建設的序幕拉開以來,六曲河鎮黨委、政府便以建設“綠色小鎮、宜居六曲”為發展定位,堅持以特色產業富鎮、以綠色生態立鎮,著力打造省級示范強鎮。
在小城鎮建設中,六曲河鎮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小城鎮建設規劃,進一步增強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嚴肅性。特別是2014年,在省、市、縣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六曲河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8+X”、招商引資、公益設施、市政設施、產業園區等項目,快速推進示范小城鎮建設進程。
在“8+X”項目建設方面,2014年共完善、新建或擴建項目22個,完成投資約1.599億元。其中,路網、標準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農貿市場、市民廣場、污水處理廠、敬老院、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體育場、產業園區、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等11個項目全面完善;美麗鄉村土地整治、商貿中心及農村超市、留守兒童之家、鄉村旅社、鎮區環境整治等5個項目實現新建;公立幼兒園、公共交通客運站、公共停車場、寄宿制學校、鎮區供水設施、文化中心站等6個項目得到擴建。同時,還啟動了金葉大道、通村水泥路、小康房、二乙醫院、精品農業示范園、電力之星大樓、興田小區開發、朝陽房開二期、同濟精神病醫院、鎮村聯動老街道和永興“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烏蒙山學校二期等項目建設,完成投資2.706億元。
在招商引資方面,2014年共完成新時代塑料制品廠、金葉大道等7個項目的招商引資,簽約資金4.5億元,到位資金2.138億元。
在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方面,2014年共投資1億元創建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其中,華焱家具廠、新時代塑料制品廠、眾源鞋業有限公司、貴州黔豪門業、正宏氫氧化鈣制品廠等5家企業已經入駐,3家企業已經正式投產,解決200余人就業。
如果把小城鎮建設比作一個城鎮的主體或者骨架,那么標準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農貿市場、市民廣場、污水處理廠、體育場、產業園區、鄉村旅社、公共停車場等配套項目,無疑是小城鎮建設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
以上項目的完成,使得六曲河小城鎮已經不再只是雛形,而成為了一個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靚麗小鎮。
如今,在蜿蜒的盤山公路高處鳥瞰,六曲河鎮高樓拔地而起,公路兩旁,污水處理廠、農產品交易中心、公共租賃住房、商品房等工程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步入小鎮,靚麗的綠化工程、新建的樓房、配套齊全的基礎設施、寬闊整潔的大道、耀眼奪目的燈箱廣告,無一不爭相向人們述說著這個小鎮美麗的變遷。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一家家琳瑯滿目的商店、一排排青翠欲滴的風景樹、一盞盞設計高雅的路燈,使六曲河鎮散發出濃烈的現代都市氣息,再也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鄉村小鎮。
“可以說,我見證了六曲河一步步、一天天的發展變化,現在我們的目標是朝著生態綠色的方向,把小城鎮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宜居宜業。”鎮黨委書記黃佑軍告訴記者,除了將六曲河打造成為赫章縣的副中心城市外,建設綠色宜居六曲河,也是鎮黨委、鎮政府的目標之一。
經濟發展借力石材園藝
“黨的恩情記心間,看病讀書不花錢,住房養老政策好,幸福生活史無前。”這是六曲河鎮永新村村民自編自唱的一段順口溜。如今,逢年過節,這個村的文藝宣傳隊都會以秧歌、腰鼓、龍燈、快板等方式宣傳黨的好政策,既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營造了和諧發展的好氛圍。
自2012年以來,永興村便實施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五園新村”建設,大力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黔西北民居”改造、村莊照明工程、文化生態廣場建設等項目先后完工后,永興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永興村,古典樸素的寨門再也掩蓋不住她濃濃的自然風情。新鮮的晨風來回浮動,歡快的鳥聲此起彼伏,被改造一新的房屋顯得清爽、明亮。來到文化廣場,3000多平方米的場地顯得無比的開闊和寬廣。在這里,各類設施應有盡有,閑暇下來的居民在這里游玩、鍛煉,踏著大理石鋪墊的地面,欣賞著綠意蔥郁的綠化樹,走在喜氣洋洋的幸福長廊,整個村莊洋溢著無盡的幸福和歡樂。
永興村的發展,得益于六曲河鎮對農民增收致富的高度重視,得益于該鎮“一城五園三區”(將六曲河建成赫章縣副中心城市,打造煤化工業園、小微企業孵化園、石材加工園、水上游樂園、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和建設新城區、老城區、工業園區)發展目標的堅定實施。
在永興村,石材加工園是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和支柱。在這個投資500萬元建成的石材加工園區里,來自畢節金沙、六盤水盤縣和六曲河本地的能工巧匠們正在忙碌生產。獲市級石材加工等級證書的工匠許定衛告訴記者:“園區年產值可達1400萬元,一年上繳的稅收就超過150萬元。”依托六曲河鎮豐富的“貴州黑”石材原材料,該園區主要生產石獅、石馬、石牛等雕像工藝品和廣大農戶常用的建筑石材,村民自愿入股,按季度分紅。目前,園區有員工150余人,本地員工占80%左右,一般員工月收入超過3000元,技工月收入超過1萬元。全村年收入10萬元以上農戶超過20戶。
而在六曲河鎮的老場壩村,園藝植物園的建設和打造為村民增收不少。據介紹,該園主要從事花卉果樹園林的自育和銷售業務,目前已擁有綠化樹種200余種,花卉品種150多種,果樹品種300多種,有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植物60多種。植物園占地200多畝,擁有員工30多人,修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餐飲、住宿用房,可同時接待200人就餐、20人住宿,有專用停車場2個。
植物園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綠色蔬菜自產自銷,加上交通方便,旅客們路過此地,都會前來觀賞這里的美景,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個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目前,在植物園的輻射帶動下,當地百姓通過流轉300余畝土地發展起了園藝產業,建起了8個花卉大棚,帶動了全村200余戶農戶走上了產業致富的路子。
永興村石材加工園區和老場壩村園藝植物園的建設和發展,只是六曲河鎮在助農增收致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2014年,六曲河鎮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同比增長40.27%;城鎮化率提高了7.14個百分點,財政稅收同比增長57.14%。在小城鎮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六曲河鎮以其務實的工作態度,向人民群眾和上級黨委、政府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