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縣八堡民族鄉新開村“同心”廣場
“一壇咂酒歲月悠悠窖藏古今事,六寨民風笙歌陣陣揮灑天地情”,來到八堡鄉新開村,高大的寨門兩邊的對聯流露著濃濃的苗鄉情,彰顯著深厚的苗鄉文化積淀和獨特的苗鄉魅力。新開村作為大方古老的“六寨苗”之一,作為八堡鄉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典型縮影,是畢節試驗區建設的9個“同心新村”之一,是“貴州30個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2011年底,中央統戰部及中國農工民主黨以“同心”思想為宗旨,為幫助解決邊遠山區、貧窮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及民族民生等突出問題,把新開村作為“同心工程”建設示范點,新開村不僅體現著八堡鄉新農村建設的輝煌成就,更彰顯著“同心工程”的獨特魅力。2012年12月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頭條對新開村新農村建設及危房改造工作作了報道。
“同心新村”建成幸福家園
新開村“同心工程”計劃建設項目12個,預計投資710萬元,其中統一戰線幫建資金451萬元,市、縣財政投資259萬元。以改善人居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為出發點,八堡鄉黨委、政府把新開村“同心新村”建成了老百姓的幸福家園。
在新開村紅軍墳紅色文化廣場,記者遇到在陽光下悠閑地聊天的劉從強和梅德清2位老人,2位老人今年近80歲了,看著眼前靚麗的村寨,2位老人笑呵呵地對記者說:“生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還能夠享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大家都只能用一個‘好’字來表達心中的高興啊!”
新開村346戶民居,民居改造提升已超過90%,庭院、連戶路硬化,進寨公路油化等工作的深入開展,徹底解決了村民的行路難問題,人畜飲水工程全面完工解決了群眾飲水難問題,沼氣池、太陽能路燈彰顯著綠色能源的優越,“同心”廣場、民族文化宣傳長廊展示著“同心工程”魅力和濃郁的苗族傳統文化,農民健身廣場、生態休閑公園為老百姓提供了健身休閑的場所。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老百姓住房難、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通訊難等各種“難”,在八堡鄉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都已成為歷史。“感謝共產黨,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收入水平提高了,各方面的變化都得益于共產黨的好政策。”在新開村“同心”廣場,苗族青年楊宇滿懷深情地對記者說。
“新農村建設讓我們富起來了”
在新農村建設中,八堡鄉黨委、政府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落腳點,把新農村建設與改善居住環境相結合,樹立典范,打造精品致富田園,通過新農村建設讓老百姓富起來。新開村配套產業建成核桃示范、桃樹觀光、苗木種苗基地各1000畝,有養殖示范小區和野豬特種規模養殖、蔬菜種植項目區及苗族水花酒廠,鼓勵村民自辦農家樂,實現了農民增收與農業結構轉型雙豐收。
孫瓊作為新開村返鄉創業的典型代表,“新農村建設讓我們富起來了”,他和丈夫楊明龍辦了一家獨具苗族特色的“老苗家”農家樂,苗家水花酒、苗家雞八塊、苗家蓋碗肉等特色的酒食成了他們家的招牌,“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在兩三萬元左右,年收入超過30萬元,政府政策好,回到自己的家鄉,票子比在外面好賺了”。
談到今后的發展,八堡鄉黨委書記余季信心十足地對記者說:“我們將緊緊圍繞把八堡鄉打造成畢節—大方中心城區后花園、打造成畢節經濟開發區大食坊、建設成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園的經濟發展定位,在新農村建設中,以打造最具魅力的新開村‘同心新村’為載體,著力發展紅色民族風情旅游,大力開發苗族手工藝、苗藥、苗族農產品等,為八堡鄉經濟社會發展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